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

  • <dfn id="axl3o"></dfn>
    <menu id="axl3o"></menu>
      • <address id="axl3o"><nav id="axl3o"><strike id="axl3o"></strike></nav></address>
        
        <pre id="axl3o"></pre>
        1. 下關沱茶:【獨家】解放初的云南茶葉概況(下)
         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      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  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  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      下關沱茶:【獨家】解放初的云南茶葉概況(下)

            注:文中所有數(shù)據(jù)及計量單位均忠實于原始材料記錄,部分錯誤亦未進行校訂

            云南的茶葉過去大部分銷往四川、西藏,也曾銷到南洋,1926年至1936年為產銷最盛時期,當時川銷、藏銷達十余萬擔,僑銷一萬余擔。抗戰(zhàn)期間產銷量逐漸下降,1949年,大陸發(fā)生了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,對于云南而言,這種巨變實際上是從1950年才開始的。

            上期閱讀:

            解放初的云南茶葉概況(上)

            三、主要產品的品質、規(guī)格、包裝
            ▲1950年代初的代表性茶產品

            (一)沱茶:以春尖制成,品質最好,每團眾八兩,五團為一筒,外包筍葉,用細藤蔑扎好,裝進竹簍,簍用細竹篾緊密編成,周圍墊好筍葉,每28筒裝進一簍,面上加蓋筍葉,簍口用繩索捆扎緊,重60舊斤,兩簍一馱。

           ?。ǘ┚o茶:原料以底茶二水為主,春尖次之,品質較差,每一緊茶團重六兩二錢。七團嫩筍葉包成一筒,筍葉細毛需事先刷去,筒用細篾扎好,十八筒裝一籃。用竹篾編成,藍之四周用粗筍葉密密圍墊,以藤蔑封緊藍口。以二藍為一馱,凈重約一百二十斤。運景棟轉印藏的茶葉,要加縫麻布包。

            (三)餅茶(有大小圓茶分別,亦稱圓茶):為沱茶的副產品,用茶葉片末桿面加二水制成,每餅重一兩六錢,每筒七餅,三十筒為一小擔七小擔為一大擔,即一馱。

            (四)紅綠茶:為中國茶葉公司云南省公司出品,品質甚佳,紅茶被品評為全國最好的茶葉之一。

            (五)其他方茶:每塊重四兩,品質與沱茶同。磚茶每磚重8-12兩,品質較緊茶為好,有紅磚茶、綠磚茶及紅綠磚茶三種。

            四、銷售情形

           ?。ㄒ唬┲饕N地:

            1、沱茶——四川。

            2、緊茶——西藏。

            3、餅茶——麗江。

            4、圓茶(七子餅茶)——越南、南洋。

            5、散茶——緬甸、仰光。

            6、方茶(普洱茶)——四川。

            7、磚茶——西藏。

            8、紅茶——蘇聯(lián)及東歐個新民主主義國家。

            9、綠茶——本省。

            (二)主要集散地:昆明、下關、佛海、鎮(zhèn)越。

            (三)銷量:川消沱茶約四、五萬至七萬擔,藏銷緊茶、餅茶約三萬擔左右,餅茶銷麗江約二、三千馱(每馱147舊斤)。

           ?。ㄋ模╀N售季節(jié):每年一月至五月為旺銷季節(jié),六月至九月為淡銷季節(jié)。

            五、運輸情形

            運輸工具及線路:

           ?。ㄒ唬┑嵛鲄^(qū):滇西、滇西南一帶所產之茶用馬馱集中到下關以后,制成沱茶,運往昆明轉銷四川敘府。緊茶用汽車運至麗江銷往藏商,運往西藏。

            (二)滇中區(qū):宜良一帶所產茶葉運到昆明復制后由川滇公路或者騾馬運敘府。昆明到敘府馬道分三段,在昭通、鹽津換班接運,全程約四十日,汽車油昆明至瀘州全程五天。

            (三)滇南區(qū):普洱、佛海、車里、鎮(zhèn)越、江城一帶所產茶葉過去用馬馱經玉溪運來昆明,現(xiàn)在多用馬馱運至開元后裝火車來昆明。一部分緊茶由佛海用馬馱運至緬甸景棟,轉運仰光及印度之加爾各答,再裝火車至印藏交界之架林阜,由藏商馬馱運往拉薩。
            ▲1950年代初的云南鐵路里程
            ▲1950年代初的部分公路里程

            六、價格

            (一)歷史價格:昆明鳳山春尖與昆明上白米歷年交換比例(每百斤春尖換上白米公石數(shù),每公石160斤)。
            ▲銷區(qū)每年的茶葉價格比較
            ▲產區(qū)茶葉價格比較

            (二)現(xiàn)在產地價格:順寧每百斤春中及二水價格20萬元。

            (三)現(xiàn)在集散地價格:下關春中及二水每百斤31萬元,昆明價48萬元。

            (四)現(xiàn)在銷地價格:四川春中及二水每百斤150萬元元。

            七、云南茶葉當時的情形

            1950年3月,昆明軍管會成立(圖12),并接管了原云南茶業(yè)公司。9月改組成立了中國茶葉公司云南省公司,其所屬昆明、下關、順寧、宜良等地茶廠也恢復了制茶,明確了鼓勵與扶持茶葉生產的方針,采取收購、訂貨和加工等方式,扶植生產。到處派人收購,訂出了合理價格,使茶農因茶價過低賤而不愿采摘的情形逐漸扭轉。
            ▲云南日報創(chuàng)刊號登載的昆明軍管會消息

            1950年4月到7月初云南公司收購紅綠茶及沱茶原料3000多擔,又帶動私商也收購了3000多擔;在順寧茶區(qū)大量收二水和底茶,使該區(qū)的春尖、二水和底茶都沒有積壓,這是自1937年以后,順寧茶區(qū)從來未有的現(xiàn)象,因此茶農普遍中耕施肥,積極整理茶園。

            1950年為云南茶業(yè)的轉機,由于交通的次第恢復,四川的銷路也打開了。每百斤春尖的價格,由解放前只能夠買到300斤大米,提高到可能換大米800斤。昆明及下關的茶商,都組織了聯(lián)營,國營的中茶云南公司和私商之間也有著必要的購銷往來。
            ▲土特產大會上的邊銷餅茶購銷合同
            ▲土特產大會上的邊銷緊茶購銷合同

            時任云南省商業(yè)廳副廳長寶力新等領導描述了對云南茶葉前途的展望:云南的茶葉,品質優(yōu)良,滇紅葉肥,色艷味濃,超過祁紅和印度錫蘭茶,在國際上被評為最好的茶葉。且本省產地廣闊,全省四分之一的縣份,都出產茶葉,無論地理環(huán)境氣候銷路都顯示出云南的茶業(yè)有的無限的遠景。惟尚希提高品質,改良栽培及制法,降低成本,特別是要大量提倡和指導私商制造紅茶,擴大在蘇聯(lián)及各新民主主義國家的銷路,增加外銷數(shù)量。

            這段描述至今已經快七十年了,今天再回頭品讀這一對云南茶葉的展望,似乎依然很適用:也許是前人具有非凡的遇見性,也許是我們的茶行業(yè)發(fā)展得太慢,也許是云南茶葉這一朝陽產業(yè)依然很年輕!

            文章選自《茶藝·普洱壺藝》NO.68